长春9月21日电 (孙博妍)吉林大学医学学科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创建80周年纪念大会21日在长春举行,来自中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韩国、荷兰、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及国际友人出席活动。
抗日战争期间,加拿大胸外科专家、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·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,对中国抗日军民进行医疗援助。在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,他不辞辛苦,往返奔波,抢救了大量的伤病员。
白求恩倡导并亲自参与建立一所专业的卫生学校,旨在迅速改善军区医疗水平,培养专业医护人员。
1939年9月18日,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正式成立。不幸的是,两个月后,白求恩在一次抢救伤员的手术中以身殉职。为了纪念他,学校更名为白求恩卫生学校,吉林大学医学学科的前身白求恩医科大学由此得名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吉林大学校长张希表示,白求恩医科大学诞生于战争的烽火中,伴随共和国成长壮大,历经变迁,初心不改。“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,培养了6万余名医务人才。他们分布于祖国四方,世界各地。”
张希介绍,80年来,吉林大学医学学科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。“先后建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放射医学专业、第一个放射生物学教研室、第一个神经病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,在国内医科类高校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。”
张希表示,80年来,吉林大学医学学科不断传承、践行和发扬着白求恩精神。医学学科的全体师生和医务工作者们,不论面对洪水地震,还是非典甲流,总是义无反顾地奋战在一线,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。
张希说,从国内到国外,从山区到村镇,从非洲到南太平洋,到处活跃着白求恩医疗队和白求恩志愿者的身影。“展望新时代,伴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变革,白求恩精神也将淬炼出新的内涵,指引吉林大学医学学科继续前进。”
诺尔曼·白求恩曾经工作过的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代表霍华德·伯格曼在致辞时说,白求恩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对加中友谊的影响,他在加拿大也是一位有天赋的外科医生、发明家、政治活动家以及全民医疗保健系统的早期支持者。
“80年后,我作为白求恩曾经工作的麦吉尔大学的代表,很高兴和荣幸来到这里,与你们一起纪念。”霍华德·伯格曼表示,希望建立起麦吉尔大学与吉林大学之间的联系,增进交流、合作和友谊。(完)